郭承辉:体育文创如何激活活力?需要与城市的文化气质相连接


  

郭承辉:体育文创如何激活活力?需要与城市的文化气质相连接

  8月1日,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指导、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主办的“全运年·看广州”体育文创嘉年华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当天,体育文创嘉年华系列活动之“跃动文体旅,共绘大湾区”体育文化交流对话活动邀请了体育界、文化界、旅游界的多位重量级嘉宾围绕体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齐聚论道。其中,广州市公共艺术家协会主席、十五运特许商品设计艺术顾问郭承辉作《城市形象推广与公共艺术、文创的关联》为主题的分享。

  在体育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体育文创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升体育文化影响力的关键力量。郭承辉在广州生活已有四十多年,做了系列文化艺术创作。他认为,城市的形象是由看得见的外在和看不见的内核构成,其中包括了城市的地标、人、设计、语录,以及文脉、气质、美学和生活方式。

  而在城市与文化的融合中,人们常常提到“公共艺术”和“文创”。在郭承辉看来,公共艺术和文创并不能简单地从“字面”理解为单一的城市雕塑和产品。他表示,“公共艺术”是研究城市发展中艺术的作用,包括艺术与城市规划、产业联盟以及城市生活方式的关系,而文创需要给产品赋予审美的价值和文化的价值。

  而体育如何在一座城市掀起体育和文化的融合浪潮?郭承辉在演讲中分享了一系列讲体育运动和粤语文化深度结合的作品,乒乓球让人联想到“好嘢”,举重让人联想到“威水”,武术让人想到“够姜”,而羽毛球让人想到“劲到飞起”,现场听众纷纷赞叹。而郭承辉表示,体育文化要打动人,关键是展现出城市的气质。

  “广州有很多独特的文化魅力。”郭承辉表示,这座城市有很丰富的城市气质,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在邮票设计中,我们融入过这座城市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商雅之美。”他说,“这些美背后,其实可以看到城市的诸多独特气质,包括建筑展现的多元文化,包括夜市生活展现的气息。”

  “此外,广州还有特别独特的一点——商雅之美。广州人常常讲有计倾,背后其实展现了一种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大家愿意广交天下友,一起做生意,而十三行和广交会就是具象化的体现。”郭承辉介绍道,在公共艺术和文创部分,其实自己也在通过交互式的公共艺术,和不同的人讲述这座城市背后的文化故事。

  在郭承辉看来,体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找到看得见的载体与看不见的文化的深度链接点,当文创可以带领人们找到一座城市的深度文化气质,看见一座城市背后的文化故事,而体育与这种连接深度结合,才能激发背后的巨大活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叶作林、丁雄 实习生:谢雨禾、姚佳琪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苏俊杰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