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评两封信勾勒常州足球发展美好愿景


  

江南时评两封信勾勒常州足球发展美好愿景

  8月4日,“常州发布”先后刊发两封饱含深情的信:《致每一位喜爱常宝的球迷》和《致常州的绿茵追梦人》。这两封信,一封面向球迷,一封致敬绿茵追梦人,共同勾勒出常州足球发展的美好愿景,正如信中所说:“苏超”对于常州,最大价值在于点燃了城市激情,凝聚了市民认同,提供了实践舞台。而输球后的“会接梗、会自嘲”,展现了常州人乐观豁达、直面不足的高情商。

  在《致每一位喜爱常宝的球迷》中,苏超常州赛区组委会坦然承认球队“一球未进、一场未赢”的现状,详细分析了战术、心理等方面的不足。这种不回避、不推诿的态度,实属难得。而《致常州的绿茵追梦人》则将目光投向那些默默耕耘的绿茵追梦人,盛赞“每一位绿茵追梦人,都是城市英雄”,为绿茵追梦人多鼓几声掌!

  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无论是足球人口基数、场地设施密度,还是青训体系、竞技成绩,常州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两封信形成巧妙呼应:前者展现职业球队的自我反思,后者致敬绿茵追梦人的坚守。这种双向奔赴的沟通方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足球生态圈认知——职业足球的进步离不开基层的支撑,而基层的努力也需要职业足球的引领。

  网友的热烈反响为这两封信增添了更多温度。有网友表示,常州队与盐城队的那场较量,场面实在令人揪心,实力差距显而易见。既要有永不言败的劲头,更得有直面落后的勇气,唯有脚踏实地不断拼搏,才能迎来转机。正如那句“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抓好足球发展的根基,定有未来可期。也有盐城网友感慨,尽管常州队在苏超赛场上成绩不算理想,但球队展现的拼搏精神,以及城市在文创宣传、精神诠释等方面的表现,无疑是最亮眼的,这恰恰契合了举办苏超的初心。还有网友留言:“足球从不是一夜成名的故事,唯有厚积薄发才是真理。常州足球,我们静待花开。”在这些真诚的互动中,我们看到了比结果更珍贵的足球文化正在生根发芽。

  值得一提的是,两封信共同传递出一个核心理念:足球发展需要长期主义。《致每一位喜爱常宝的球迷》中提出,将在《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引领下,筑牢青训根基,聚焦“补短板、强基础、提实力”,全力提升整体水平与实战成效。《致常州的绿茵追梦人》中则提出,今天的常州足球,同样选择了这条看似漫长、却以“链”为擎的向新之路——把目光投向青少年,把资源投向青训,把功夫下在体系。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或许见效慢,但影响更为深远。

  “让我们一起,给球队多一些成长的空间,给城市足球多一些培育的耐心。”同一天发布的两封信,常州用最真诚的方式展现了这座城市对足球的理解与期待。或许,常州足球现在的成绩还不够理想,但有了这样的态度和做法,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